IBM全球高級副總裁Steve Mills浙江大學演講實錄
今天,IBM全球高級副總裁兼軟件與系統科技集團總經理Steven A. Mills先生做客浙江大學并發表題為“百年善工、***創新”的主題演講。與數百名浙大師生全面分享“藍色巨人”IBM在過去一百年***全球IT產業持續創新過程中所精煉總結的三大經驗結論,勉勵廣大青年學子充分重視IT領域創新成果并精準把握IT產業未來趨勢,成為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未來***和中堅力量。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先生,浙江大學原副校長朱軍教授,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名譽會長李摩西先生,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黨委書記馮雁教授,浙江大學外事辦副處長沈杰教授等校領導到場聆聽了演講。IBM全球副總裁、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博士,IBM華東華中區總經理張少剛先生,IBM杰出工程師、中國開發中心***技術官毛新生先生,IBM中國開發中心行業解決方案及軟件服務大中華區總經理胡曉專先生,IBM大中華區大學合作部總經理王浩博士,IBM浙江分公司總經理陳虎先生也出席了本次活動。
2011年,適逢IBM公司誕生一百周年。作為全球IT行業唯一一家“百年老店”,IBM為了慶祝并紀念這一重要時刻,將在國內外***的高等學府舉辦系列講座和對話活動,而此次在浙江大學的主題演講正是本次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秉承“求是創新”的校訓,浙江大學這所擁有百余年歷史的知名高校已經成為居于國內***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作為在各自領域具有百年領先傳統的佼佼者,浙江大學與IBM在過去十五年中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并于2009年正式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Steve Mills先生在演講中表示,回顧一百年的發展歷程,IBM之所以能永恒居于IT產業先導者的地位并在人類科技史上創造無數的“***”,正是源于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堅持率先邁出***小步;而IBM的一小步,往往是科技產業的一大步——這就是IBM***信息科技發展的“善工”理念。我們樂于和廣大青年人——未來世界的***們一起分享我們在百年“善工”中得出的重要結論,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三大精煉總結,百年傳奇之道
Steve Mills先生在演講中從信息技術發展史的角度全面闡釋了信息技術的演變及未來前景,并介紹了IBM參與其中的重要作用,從歷史和未來發展趨勢中總結了三大重要觀點。首先,他指出,回首過去,IBM發現,信息科技加快了人類發展的腳步,其作用超過了其他任何一門技術學科,信息科技發展的本質與內涵在于它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100年前,穿孔卡片制表機改變了我們用于衡量一切事物的方法;50年前,大型主機讓在線交易成為現實,企業運營方式改頭換面;30年前個人計算機的橫空出世驅動了個人生產力的提升;而15年前問世的互聯網則讓溝通零距離、信息無阻隔……這也不難理解當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已經與IT技術密不可分:全球人均擁有10億只晶體管、全球手機用戶超過40億、全球流通中的RFID標簽超過300億個,全球網民已經達到***的20億,連接對象超過1萬億的物聯網清晰呈現……在上述發展的背后,全球***的信息技術與服務公司IBM的貢獻無處不在。IBM一百年來數不勝數的首創不僅帶來了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飛躍,同時也創造了信息科技行業的標準。
其次,審視最近十年,IBM認為,隨著信息科技本身的復雜演進,人類已經從“制表時代”和“計算時代”邁入“智慧的系統時代”,萬事萬物更加物聯化、互連化和智能化。技術已經無處不在并深刻蘊藏于系統與流程之間,滲透到數十億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新的發展機遇也隨之顯現:
以華南***的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為例,他們通過與IBM合作,部署了一套業界首創的新型解決方案,它能夠整合中西醫多個系統的醫學數據,然后利用IBM中國研究院開發的語言處理算法來彌合中西醫之間的語義鴻溝,既簡化 了病人訪問醫院各分支系統的的流程,也有助于醫生做出更好的決策。這一類通過IT技術實現從“產品或服務為中心”轉化到“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的例子在其他行業的企業或公共服務提供商中也數不勝數。
Steve Mills先生在演講中介紹:“最近, IBM超級電腦‘沃森’(Watson)在智力競猜電視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向全世界展示的‘智能化’***成果,其意義不僅實現了人機互動的全新方式并應用到更廣泛的醫療、金融和商業等領域,更顯現出一種更為前沿的計算方式——能夠從經驗中學習、專為特定工作負載而設計的系統。”
展望未來,IBM深信,當IT技術與自然界面之間的整合更加緊密,IT技術的前沿將是“計算無所不在”,其具體形式將包括傳感計算、生物啟發計算、量子計算、神經形態和認知計算等等,一言以蔽之,IT技術的未來將顯現“無形IT”與“認知IT”兩大特點。
基于上述判斷,Steve Mills先生提出第三條結論,未來的一百年必將不同于過去的一百年,世界將要經歷的不僅是一個技術的新時代,而是思維的新時代。技術只是使其成為可能。“為此,我們將繼續同各大高校一起努力,共同培養具有新思維的下一代的創新者,推進全球經濟發展。”Steve Mills先生***表示。
校企合作典范 傾力人才培養
一直以來,IBM始終倡導以企業公民的身份服務社會、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關于教育,它對于人類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不言而喻,因而教育也成為IBM作為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公民最重視的項目。
從進入中國初,IBM就非常重視與中國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致力于根植中國、為中國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養事業做出貢獻。自1995年IBM與中國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簽訂合作備忘錄,在2005年IBM將“服務學”理念引進中國,力求通過教育、 企業、 政府多方合作培養適應服務經濟發展需求的現代服務業人才。截止到2010年底,IBM已與全國60多所教育部直屬大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合作成立了25個IBM技術中心、建立了100 多個合作實驗室和合作技術中心,并與全國30多所高校開展了120多個聯合“共享大學研究”項目,累計投入資金總額超過15.6億人民幣,連續8年獲得教育部的嘉獎。
作為在各自領域的領先者,浙江大學與IBM一直以來都有著良好的合作。2009年,雙方進一步確定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合作培養高校人才、合建創新中心等形式,擴大加深在教育、科研以及創新型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為軟件及服務行業培養高端人才。在“沉思遠慮 求是創新”的主題下,浙江大學與IBM共同建立人才培養基地,成立創新中心,重點培養軟件及服務外包方面的高端人才。
2011年,雙方合作再次結出碩果——IBM、浙江大學、浙大網新公司聯合簽訂了浙江省綠色智慧城市聯合研發中心的合作備忘錄,承諾將基于“綠色智慧的城市”理念,綜合自身領先的資源和能力,結合浙江省的自身需求,跟各方相互協作,合作推進浙江省的商業和社會的建設轉型工作,成為浙江未來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雙方的強強聯手,合作全面深入、極富創新,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界與國際領先企業合作的一個優秀典范。
今年,浙江大學軟件領域科研教學顯現豐碩成果:浙江大學“ArcOfDream”(夢想之弧)團隊即將于5月30日赴美國佛羅里達參加第35屆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ICPC)全球總決賽。為此,Steve Mill先生在演講前特別預祝他們凱旋而歸。
Steve Mills先生表示:“我們欣喜地看到,IBM與浙江大學的合作已經讓將近5萬名學生在校園中即能接觸到全球最為領先的信息技術。我們會繼續和浙江大學共同致力于新一代創新精英的培養,推動‘智慧地球’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