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向左,蘋果應用商店向右?
6月17日,毗鄰中國首家蘋果零售店的三里屯酒吧街突然出現大量“上蘋果”的廣告海報,Opera的中文品牌——歐朋瀏覽器用這種出位的方式為其即將登陸蘋果應用商店的iOS版本高調造勢。此舉引發業界一片熱議。
作為歐洲瀏覽器廠商Opera去年8月推出的中文品牌,歐朋在中國市場發展迅猛。據易觀2012年第一季度的報告,歐朋已經擠進了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前三的位置。盡管市場表現不俗,但是歐朋的身影卻未曾出現在擁有龐大消費群體的iPhone上。此番高調造勢,不難看出歐朋對于登錄蘋果應用商店的急切。
“不太開放”的蘋果應用商店 IT豪門“傷不起”
根據蘋果公司在2012年6月11日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公布的數據,蘋果商店的應用程序總量已經突破65萬個,下載次數超過300億次,蘋果為全球開發者支付了超過50億美金的分成收入。蘋果主導的應用商店無疑已是全球最大的原生APP應用平臺。
依托龐大的市場份額,蘋果應用商店的業界霸主地位已無人能夠撼動。因此,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向蘋果應用商店示好已然成為了業界“潛規則”;而另一方面,蘋果與同行、開發者的矛盾及摩擦卻從未停止過,蘋果系統封閉性及應用商店的審核制度使其飽受詬病。在應用程序入駐蘋果應用商店的問題上,多家IT豪門也先后遭遇尷尬。
2012年6月,蘋果發布新版操作系統iOS6時,首次推出了自有地圖服務,將原本iOS上默認的谷歌地圖束之高閣。
2011年2月,由于支持在軟件內通過非蘋果渠道購買附加內容的軟件產品,蘋果拒絕了索尼提交的一款電子書應用程序。
2009年,蘋果拒絕了Google Voice進入其iPhone應用商店的申請,而且還移除了所有支持Google Voice的其他軟件產品。
期待HTML5的開放未來, 明天你是否還要“上蘋果”?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歐朋瀏覽器“上蘋果”的高調,與其說是歐朋對蘋果應用商店的重視,不如說是對蘋果iOS平臺的看重。作為互聯網入口,手機瀏覽器產品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對不同平臺的全面支持至關重要,更不用說一個擁有大量用戶的平臺。
然而,蘋果應用商店里App客戶端大行其道,瀏覽器則被邊緣化。這一現象實際上反映了蘋果應用商店模式與移動互聯網瀏覽發展趨勢的沖突。
當前,移動互聯網最火同時也最具前瞻性的一個詞是:HTML5。HTML5是由Opera發起并提交給國際標準組織萬維網聯盟(W3C)發布的新一代網絡語言標準,該標準普及后,一切網絡應用都可以通過瀏覽器在網頁內實現,可以幫助用戶免去頻繁下載更新各種應用程序的麻煩,也可減少對資源的占用。
雖然蘋果iOS系統支持HTML5,但HTML5跨平臺、無需審核的開放性與蘋果封閉的應用商店生態可謂水火難容。隨著以HTML5為基礎、可直接在移動瀏覽器中完美呈現視頻、游戲等功能的Web App的興起,蘋果應用商店的模式受到的沖擊不容小覷。
“HTML5是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焦點,如果針對每個手機平臺都來開發一個應用,對整個移動多媒體開發帶來大量的工作量,這又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從2010年開始,整個產業界呼喚要采取一種跨平臺,跨操作系統的多媒體應用開發模式。”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專家許洪波在近日召開的“2012年首屆中國國際移動終端與手機應用產業峰會”上主題發言時表示,“HTML5等新一代開放標準將會贏得移動設備和PC的未來。”
當不太開放的蘋果應用商店不再“一統江湖”,當HTML5成為開放的第二個蘋果,還有誰會在意是否能夠“上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