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為什么Surface不會大賣?
微軟在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之前甚至都沒有和它的硬件生產商們通氣,可見微軟在Surface上到底花了多少心思,下了多少賭注,但是,Surface會成功嗎?
顯然,相比較平板電腦,這是一臺定位更接近超級本的電腦,微軟在Surface的設計上似乎想要討好各方——***的設計和制作工藝,綜合了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特性,具備更好的辦公性能和娛樂性,與計算機的Windows8采用相同內核,更便于開發者的開發……
這似乎是一臺綜合了現在對平板電腦已知的所有需求的電腦,是典型的“依據消費者的需要所開發的產品”,然而,這一切都足夠了嗎?
如果這個市場只有微軟一家,Surface橫空出世,想必一定會成為一臺跨時代的產品,被記錄進計算機演變史冊,但是很不幸,這幾乎是一個當今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放眼現在的平板電腦市場——iPad一家獨大,占有62.5%的市場份額,***的用戶體驗和平價的理念讓iPad的定位一改以往蘋果產品“小眾”的特色,更類似于人手一臺的移動終端;Google也將于最近的I/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Nexus7,***至199美元的價格強有力的分割了市場,相信憑借谷歌強大的品牌吸引力和優良的制作工藝,Nexus7必將提升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的市場占有率,為Android系統提供更好的操作體驗。
個人計算機領域的發展較平板電腦就更加成熟了。成熟的市場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小的企業自主定價權,全世界幾十家計算機硬件制造廠商用統一的Windows系統,為消費者提供從高端到低端從上游到下游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根據Windows8全新的Metro界面設計為用戶提供的完全不同的操作體驗,有理由相信,Windows8一定會成為一款流行的操作系統,但是隨之而來的將是充滿市場的搭載了Windows8系統的各種高檔中檔低檔筆記本電腦,在這樣的市場里,Surface能夠脫穎而出嗎?
不可否認,Surface是一款非常出眾和優秀的電腦,但是總還是不夠酷。
如果假設RT版的Surface競爭的主要目標是iPad、Nexus7和Kindle Fire;Pro版的Surface競爭的主要目標為Macbook和一系列搭載了Windows8 Metro界面的筆記本,那么這兩個競爭市場具備的最鮮明的市場特點就是——高檔價位市場幾乎被壟斷,低檔價位市場則競爭激烈。這種情況下,Surface的定價就顯得特別的微妙——RT版Surface應該在尋求在Nexus7和iPad中間定一個合理的價格,Pro版的Surface則應該在Macbook和各種筆記本之間尋求一個合理價格。
如果定價合理,那么原先選擇購買蘋果產品的消費者會因為這個足夠吸引人的差價而選擇購買Surface,原先想要購買Android和超級本的消費者也會因為Surface出眾的性能和高端的形象選擇再攢攢錢,如此,Surface就可以在中檔價位電腦領域開辟自己的生存空間。然而Surface高昂的設計制造成本和微軟本身就不強的議價能力似乎注定了這臺電腦不會有一個比較親民的價格。網傳RT版的Surface售價約在599美元,超出蘋果New iPad整100美元,Pro版的Surface則售價更高達999美元,這幾乎就在這款產品銷售以前給它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這也是為什么前段時間宏基的副總裁Oliver Ahrens放下狠話,說微軟不會成功。
從宏觀的層面上來說,不管是外接鍵盤,還是不一樣的界面,或者是高端形象和***設計等等,都不算實質層面上的產品創新,而這樣的產品就必定需要通過市場手段,即價格、營銷、渠道等等來打開市場(Android就是這么活下來的)。然而很不幸,微軟在這方面不具備一點優勢。所以,有理由相信,Surface必定會是又一款Lumia,不溫不火,有人會買,但注定不會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