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315:蘋果存在歧視嗎?
一、蘋果的售后問題與喬布斯的控制欲
蘋果被曝光意味著其又獲得了一個免費的廣告,雖然蘋果不太需要。蘋果底氣十足,在群眾中形成的口碑、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會因為CCTV的這場晚會受到絲毫影響。何潤東的“8:20”微博更是證實了這一點。不論蘋果的售后是否有差別化對待,至少比CCTV有節操多了。
況且,在售后這方面蘋果早有自己的看法和堅持。比如采用蘋果專用的“五角螺絲”將后蓋封閉。喬布斯不希望暴露復雜細節在用戶面前——雖然蘋果產品連電路板的印刷線路也做得很精致。
蘋果相信自己的產品質量,至于出問題的話,最好讓你換個新的——估計這也是喬布斯思想的一種體現:喬布斯不認為修修補補的蘋果產品會給用戶帶來好的體驗。這種體現在整個蘋果生態系統和產品設計中的瘋狂的控制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是給用戶近乎完美的體驗;不好的方面是剝奪了用戶控制的權利,減少了用戶的選擇范圍。售后,就是其中一點。如果蘋果做成跟安卓一樣的后蓋,其他配件也不是自家特有,售后問題不會如今這么尷尬。
商業本質上,蘋果的控制正是成就蘋果的核心要素:控制產品體驗進而做到極致;控制生態圈進而具備絕對話語權和定價權;甚至,蘋果已經通過情緒影響控制了用戶。
既然喬布斯這么在意用戶體驗,但是在中國的售后問題會這么尷尬,且多次被拿出來反復曝光卻沒任何改變呢?只能說,中國向來是被蘋果區別對待的市場。產品上市時間,在各大市場中中國排名靠后。這即與政府審批流程有關,更與中國市場在蘋果心中的位置有關系。
蘋果的中國官網,仍然存在大量的英文頁面,如使用條款頁面。央視曝光的事情,一定程度說明了蘋果對中國市場的“差異化對待”。——找黑公關不好,但 是我們不要忽略CCTV提到的水分之外的信息。這些信息告訴我們,蘋果確實在差異化對待中國,這種差異化就是央視所說的“歧視”。
二、蘋果“歧視”中國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在喬布斯那里,用戶體驗是會超越一切的。錢不是他考慮的問題。當然,售后這部分他想到了(五角螺絲、漂亮的印刷電路板),但是沒控制到。蘋果帝國太大,并且喬布斯現在已在另外一個世界——注意,這個售后歧視問題與iPhone的歷史一樣悠久。當年喬布斯或許也默許了。
拋開蘋果的商業目標不論。筆者認為歧視的根源是意識上的不認同和驕傲。人與人之間的歧視(互聯網都已經形成了歧視鏈)與公司在策略上的歧視幾乎類似。
1、意識上的不認同:
歧視是什么?是看不起,看不上,打心里瞧不起。想想當你的內心發生歧視活動時,是不是因為內心對被歧視的Something的不認同。用iPhone并且歧視安卓的,是因為你不認同安卓,你認為其低端或者山寨或者粗糙。你不認同安卓的價值。
所以筆者認為蘋果本質上是不認同中國市場的。
不認同中國的用戶。
中國的用戶很大部分不是其目標用戶。蘋果的手機除了簡單外,通過AppStore構建自己的系統、應用和內容的生態帝國才是其本質的模式。遺憾的是,蘋果在中國更多的是被打上了“時尚”“高端”的象征。
身邊有朋友用MAC裝上了Windows XP,從來不用其本身的MAC OS;也可以看看周圍有多少只用蘋果手機打電話和發短信的人。這些用戶,與蘋果的氣質并不相符。但是陰差陽錯,這部分用戶很大程度成就了蘋果的中國市場的成功。
這里我要說的并不是果粉才是蘋果的目標用戶,才與蘋果的氣質相符。而是說很多用戶對蘋果的定位與蘋果對自己的定位出現了偏差。
不認同中國的價值觀。
Google放棄中國市場是不認同這個文化的極端表現,這是一種終極歧視:老子不再與你為伍,或者懶得跟你玩。 筆者在使用GoogleBusiness(已經被并到廣告系統)時,選擇國家,怎么也找不到“中國”,只能看到“中非共和國”,發現這個時,作為一名 Google的忠實粉絲,我感覺到被嚴重被歧視了。
估計這與蘋果用戶們的感覺類似:“我深深地愛著你,你卻愛著那些傻逼”。
雖然蘋果進入了中國,選擇了擁抱這種不認同,實際上蘋果最終只是為了攫取商業利益,并沒有認可中國的價值觀念。喬布斯一生從未訪問過中國。其生前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庫克時代。據說在他心里中國的重要性不及馬來西亞。
2年前蘋果的市場體系里面,中國與朝鮮、老撾、越南等劃在一起已足矣說明問題。庫克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會更關注現實的利益,所以庫克多次拜訪中國,最近一次還見了工信部長和三大運營商。
巧合的是,Google的創始人始終也未到訪過中國,CEO斯密特則在今年到中國并高調參加活動。斯密特與創始人布林和佩奇對中國市場的意見非常不一致,兩個創始人堅持不妥協。
所以,創始人更能代表企業的價值觀。而蘋果的價值觀顯而易見。價值觀則決定了蘋果意識上的不認同。這是蘋果歧視中國市場的根源之一。
2、姿態上的驕傲
歧視的時候,僅僅說“看不起”還不夠形象。如果再加一個“老子看不起”,就更能體現出生動的歧視。想一下蘋果高傲的姿態說“老子就要這樣不做任何改變,你愛用不用”。
敢自稱“老子”,背后是蘋果的高傲姿態——我驕傲!連用蘋果的用戶都會覺得“我驕傲”,何況打造出iPhone,iPad,iPod,i*的蘋果公司呢?尤其是天才喬布斯被捧上神壇,更加重了蘋果的驕傲。
市值第一,超千億的現金流富可敵國。我有錢。
再次發明了手機,定義了平板,改變了世界,形成了生態圈。我有文化。
iWatch、iTV、i*。我有未來。
這些條件讓蘋果膨脹,愈加驕傲。驕傲是喬布斯留給蘋果的基因。現在其得到的成長。但是,就跟人類控制驕傲一樣,當控制得到,驕傲是好的。如果控制不好,驕傲是狂妄的代名詞。
庫克時代,蘋果似乎沒有控制住這份驕傲。而驕傲將使其變得狹隘,只認可自己認可的東西,習慣性地貶低不認同的東西。進而形成歧視。
蘋果的驕傲也在衍伸到其用戶身上。蘋果的擁躉愿意維護蘋果的良好形象,堅持蘋果在內心的地位不動搖,不論CCTV還是CCAV曝光絲毫不影響他們對蘋果的看法——畢竟遇到售后問題的是少數。
賣腎,徹夜排隊,托人海外代購新款蘋果手機這個代價他們也愿意付出。認定的東西,堅持努力得到的東西,自然不會輕易接受“被其歧視”的事實。他們用蘋果,他們驕傲。
在蘋果公關傳說上,更能說明蘋果的自信或者驕傲。“世界上最輕松的公關,在蘋果。甚至可以說蘋果根本不需要公關。”一方面,驕傲的蘋果不需要對外界 的指責澄清。另外一方面果粉們已經是蘋果帝國的群體公關了。他們愿意維護蘋果的正面形象,愿意幫助蘋果出面澄清。某些時候,他們也被喬布斯的“扭曲現實立 場”所感染。
寫到這里,估計部分果粉會不認同本文,再加上自己的驕傲,會給本文一個深深的鄙視。但是,這里特別注明:筆者是iPad用戶(托人香港買的圖便宜),偽果粉一枚,熱愛喬布斯及蘋果。我只是想說:蘋果對中國的差別化對待,這個現實無法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