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市場走向何方?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產業變革主題詞,“移動互聯”必然位居首位。大企業面臨移動互聯轉型,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新浪憑借微博率先上位,騰訊依托微信華麗轉身,小米打破常規以移動互聯方式做手機異軍突起,百度百般嘗試卻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聯想華為也在苦苦求索……移動互聯好像一陣颶風,清零了企業之前的所有積累,將大家齊刷刷地拉到了同一個起步線上。于是移動互 聯創業被投資界瘋狂追捧,每天都有上千個新應用上線,每天都有移動互聯的新公司誕生。電信運營商的急迫性也逐漸提升,手機的打電話功能越來越弱,現在連短 信也被逐年侵蝕,新興移動互聯通信手段讓運營商食不甘味。而同樣不甘寂寞的,還有傳統企業,這年頭不做個APPS,不上個微博、微信似乎都不行。
這是個看似無比風光的產業,這是個看似潛力無限的市場。一串串熱血沸騰的數據也在為人們的信心推波助瀾,2013年第一季度,蘋果,Google,黑莓,以及微軟四家主要的應用商店在全球范圍內總下載量已達134億次,四家應用商店的全球范圍下載總量環比增長11%,應用付費總收入增長了9%,目前蘋果應用商店數量突破100萬款,安卓應用數量也超過50萬款。
但是,在這表面繁榮的背后,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景象:在數十萬款應用中,能夠有機會獲得上萬用戶的不足1%,推廣困難導致刷榜 成風,但事實上,用戶月留存超過5%就算是好應用了;目前除了蘋果Appstore和Googleplay外,數以千計的應用市場卻未形成一個可靠支付系 統,應用付費困難迫使應用開發者采用惡意扣費等方式變現;應用市場管理隨意,缺乏規范化運營方式,劣幣逐良幣……以上種種亂象嚴重制約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 發展,甚至遏制了產業發展。如:目前安卓平板電腦與智能電視已經成為新一代移動互聯應用方向,但為安卓平板電腦與智能電視優化的應用與游戲卻—不足一百款!追其原因在于,無利可圖,移動應用市場尚未形成生態鏈。
在通用移動應用市場,應用商店模式作為移動互聯網主流商務模型,還可以擁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比如說,一個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管理應用、企業內刊、培訓資料以及各類軟件分類整理到一個應用商店上,供員工、合作伙伴與用戶下載,有些虛擬的物品,比如優惠券、服務升級卡等也可以在線銷售,這對于提升企業凝聚力、服務水平及管理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應用情況,卻尤顯不足。目前,中國國內的通用應用市場基本偏向自主開發,其自身尚不完整,更無暇顧及提供企業級服務。
面對移動應用市場的如此亂象,它的未來在哪里,移動應用該走向何方?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首先,無論對于移動應用市場的經營者還是移動應用的開發者,在態度上應當改變“用戶數為王”的觀點,認清自身的業務定位,聚焦有效 人群,服務于有效人群。從盲目堆數轉變為讓應用發揮價值。必須依托技術手段及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系統,避免員工個人偏好對企業策略形成負面影響。
其次,移動互聯與社交網絡讓用戶溝通更為緊密,這樣,對于移動應用市場的服務商來說,如果在產品上不夠極致,在體驗上不夠流暢,無論依托什么樣的平臺,采用什么樣的手段聚攏用戶,最后也會被無情的拋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態鏈的建設。
生態鏈建設一方面是一個意識問題,它需要以公開、透明、誠信的多贏合作精神為基礎,沒有人這一切都無從談起;同時,它也是一個技術問題,如果不能打造一個從開發環境到測試、計費、運營、管理等前后端貫通的完整系統,生態鏈建設也將舉步維艱。
目前,移動應用市場還存在一個巨大的意識誤區,國內大多數服務商還是采用自主開發的方式,在技術上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對于此類通用型產 品,其基礎技術已經不具備太多核心競爭力,主要精力還是應該放在運營之上。在國際上,能夠提供全套成熟解決方案的企業并不多,但也不乏其人,比如說 Infosys的Flypp數字體驗平臺就是一套成熟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提供覆蓋手機、平板電腦與智能電視的全套應用市場系統,具備完整的生態鏈系統能 力及超過20萬種優質應用的集成能力,甚至能夠集成獨立的社交網絡體系;Infosys(印孚瑟斯)通過將盈利模式、進貨選擇、計費系統、應用程序界面 (APIs)、測試基礎設施和入職培訓結合,提供整合的生態系統支持,其平臺穩定性與體驗也經過許多國際五百強企業的驗證。
目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傳統的”企業家與經理人甚至將移動互聯與休閑娛樂劃上等號,這一理解存在一 定的片面性和誤區。研究機構LatitudeResearch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預計會有將近三分之二(63%)的智能手機用戶在未來幾年使用他們的移 動設備進行購物。這說明移動購物已經融入到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移動應用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用戶變化了,市場環境變化了,絕不可以守在傳 統的業務模型上固步自封。移動互聯為商業帶來的變革是顛覆性的,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如果一個普通用戶的一條微博就有可能讓產品名譽掃地,那么你的 商業觀察角度也必須從“數據”轉向“貢獻數據的人”;2、數據的快速交換性,數據的極大豐富性將會使我們的商業預測可以更準、產品迭代可以更準,服務可以 更方便,這些都可以轉化為巨大的效率與生產力,也會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3、“眾包”、移動商務等新的業務模型日益興盛,將會形成許多新興的消費方式與企 業組織形式。移動互聯轉型對每個企業都是痛苦的、艱難的,需要重構企業團隊與組織結構,需要找到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去做商業與技術的后盾,但這一步必須跨出 去!正如Infosys(印孚瑟斯)所言:“今天你移動互聯了嗎?如果沒有,就請坐等競爭對手分食你的午餐吧”。今天,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應用 是企業發展必然之選。對于傳統企業做出這樣的舉措并不容易,但是,只有那些敢于冒險、敢于創新,走在趨勢前沿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發展的市場上獲取巨大商業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