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下崗的將是 “IT技術支持人士”
科技領域與傳統行業人士區別之一,即信息更新發瘋地快。即使我曾在硅谷生活兩年,但跨別四年后,我最緊迫的一件事是更新知識結構。這兩天,我拜訪了硅谷云領域的一些人士,得到一個讓我驚訝的觀點,比如下一波將下崗的人群將是企業內部的 “IT 技術支持人士”。
這是硅谷真實呈現出的一個無可奈何的趨勢。我將這兩天交流記錄如下,這涉及硅谷云領域一些發展趨勢,也涉及和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硅谷現在比較熱議的方向一個是 Mobile,一個是 Cloud,但我覺得光說“云”這樣的詞是很寬泛的,它背后真正涵義應該是:“Consumerization”,即“(所有一切)的個人消費者化”。
這個詞已被維基百科收入。它在維基百科意思是:圍繞最終個人用戶來對產品和服務進行重新定位。這也是硅谷在云領域正發生的一個趨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像 Gmail、Google Docs 和 Dropbox 這樣的個人郵件系統、文檔編輯系統及文件同步/共享工具已經非常普遍,但在商業世界,這是有風險的。
舉一個日常生活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現在很多人會越來越多自己到“云”上去進行工作方面的一些事。
這個時候,公司 IT 支持部門的人知道了,他可能就會來找你,因為員工這樣做可能會泄露公司商業機密。但這是用戶行為習慣,或者說硅谷產業趨勢呈現出的一個很重要特征。
為解決這個問題, Dropbox 去年推出一個服務叫 “Two Account”, 允許用戶在同一臺設備上同時登錄個人賬戶和企業賬戶。個人文件放在個人賬戶,商業文件就放在企業賬戶。企業賬戶文件歸屬于公司,公司 IT 部門可以通過 Dropbox 的接口來管理。同時員工一旦離職,企業可以回收企業賬戶中的內容。
據我所知,目前個人用戶仍占 Dropbox 半數以上比例,但它的企業級用戶增長情況明顯要高于個人用戶。也就是說,Dropbox 未來很可能會向企業用戶提供更多服務。
歷史上看,從 Salesforce.com 開始,賣軟件作為一個在線托管服務已有近十年歷史,但那個時候,遷移到云上不是公司業務核心運營思想,這就是為什么現在 Salesforce.com 搶起年輕的云計算公司,就像是 10 年前的甲骨文,為什么微軟那么重視云,以及 IBM 和蘋果成為合作伙伴去給移動商務用戶提供軟件。
接下來,“云”肯定會是一個爆發點,云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企業很多事情都會放到云上操作。
實際上,按照硅谷的產業趨勢看,我認為五年后大部分中小公司的 IT 支持部門都有可能變成只剩下一、兩個人,很多公司 IT 支持部門的人會被裁員,也就是出現中國上世紀 90 年代因為勞動力供大于求而造成的“下崗”現象。
這是因為在未來,很多公司在采購等方面非常多事情都會直接在云上發生,相關部門的人會直接在云上采購或做這種事做那種事。
也就是說,IT 部門提供的價值會有很大轉變,不再是安裝和維護公司內部系統,而是直接管理公司在各云平臺上的賬戶。
IT 部門的員工,如果沒有技術轉型和跟上云潮流,就會被時代拋棄。當然,這里的 “IT 部門”主要是指:那些 IT 系統支持部門,即這個公司主營業務離 IT 有點遠,這些部門的人主要工作是維護 IT 系統,支持企業主營業務發展。
硅谷上一波風潮社交網絡代表性公司 Facebook 改變的是人和人交流的方式,類似 Dropbox 這樣的企業或者“云”,改變的則是機器和機器之間的交流方式。但這個領域有些企業比如 Box,在我們看來已接近死亡。
方向性來說,幾年前 Box 發現做個人市場不行、押賭企業級市場是對的,但問題在于:它是一家銷售驅動 Sales Driving 的公司,還是把服務作為產品來對一個個目標企業內部的 IT 部門進行銷售,銷售成本非常高。
而新一代公司通過 Consumerization 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將云服務通過最終用戶,也就是目標企業的員工,來直接銷售出去。這使 Box 在和新一代公司競爭中處于很大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