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分析顧客會掏錢買你哪件商品
“大數據時代”是目前最為流行的詞語之一,然而,多數企業仍不知道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增加企業的價值,尤其是電子商務企業,對客戶的消費數據仍處于人工統計階段,對于下一季的流行趨勢和消費者喜好,則是“憑感覺”或“憑經驗”。但是,每天都有公司業務要忙,如何能更省力、省時、精準的預知商機?你需要“大數據”的幫忙。
以全球知名快時尚品牌ZARA為例,ZARA最短3天內就可以推出一件新品,一年可以推出12,000款時裝。面對如此快速又龐大的時裝變化量,ZARA如何快速又精準的預測消費者的喜好?關鍵在于“數據紀錄”。
ZARA藉由全球的企業網絡,對每一件銷售出去的商品售價、部門、時段、客戶等數據都精準記錄。接著,將這些資料用自動化程式分析,總結出顧客的消費喜好,作為未來推出產品的決策及依據。自動化分析得來的大數據,可為企業贏得強力后盾及支援,不僅省時省力,更可為企業精準預知商機,這是大數據的迷人之處!
那么,企業該如何開始參與大數據?美國創業家網站(entrepreneur.com)建議了以下步驟:
1.找到企業本身的核心資料,也就是哪些數據跟自己企業最相關,才能進行知道要怎么撈資料。
2.善用Google,收集周邊資料,比如企業經常舉辦的活動,不管是實體或線上的活動,收集到的參加者資料,應該都要好好紀錄并保存,飲料店要將每次打來訂外送的客戶資料整理好,零售商必須要將每樣貨品仔細盤點。既然是大數據時代,搜尋引擎龍頭提供的免費資源GoogleAnalytics,各項拜訪人數、轉化率、即時造訪來源地點等數字,皆可善加利用,找到自身企業、產品的關鍵TA。
3.隨時密切關注社群數據,當你的用戶在企業的FB粉絲團或Twitter上發言的時候,你有沒有跟他建立密切的聯系?是否與他進行良好的互動?良好的互動能引發廣大的分享貼文,社群媒體的功夫在大數據時代絕對不能省。另外,FB粉絲團的洞察報告也是能深度利用的數據源頭。每周定期檢視各則貼文的觸及人數、分享數,以及導入網站的數字,更能抓到行銷小技巧,同時也能讓長賣型的商品一再曝光。
4.利用自動化分析平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你的競爭對手的商品價格分析?如何快速知道消費者這個月或這周最常搜尋的物品是什么?一個自動化分析平臺可以幫助你在點點滑鼠就能獲得以上資料,為自己下一步做市場行銷、做推廣、產品創新等建立基礎。臺灣網路賣家“微笑安安”就指出,自從使用EagleEye電商數據分析平臺后,逐漸能掌握到消費者喜好,跟上潮流。抓到消費者的心自然展現在轉換率上,不僅馬卡龍小鴨手表銷售超過三萬只,單月營業額也因此成長5.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