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敏捷網絡助力中儲糧構筑全國智能化糧倉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糧總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干企業,負責中央儲備糧的收購、保管、輪換和進出口等各環節,其變動情況以及中央儲備糧的品種結構、質量數量和布局規模,這都是國務院、發改委、財政部、國糧局制定相關宏觀政策的依據之一。
智能糧倉,為國家儲備糧安全保駕護航
中央儲備糧的基礎性數據信息是國民經濟活動的晴雨表,它的變動真實情況直接關系到財政部下達的補貼費用數額,關系到農發行貸款資金及利息清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年初調研糧食單位時指出,要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其中就有“要改善儲運條件,減少產后損失”的要求。糧庫智能化建設就是落實這項要求的具體工作。
當前,中儲糧總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仍然面臨著系統功能單一、信息資源共享不足的問題,難以實現國家對中央儲備糧的有效監管。建設中央儲備糧(油)智能化糧庫,有利于擴展信息資源獲取的途徑,豐富信息資源的種類和形式,保證信息資源的客觀準確,實現和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在外部要求和內部需求雙重驅動下,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與智能化手段來建立智能糧倉,從而達到從嚴制企的目標,為實現中央儲備糧(油)“兩個確保”發揮重要作用。
華為敏捷網絡,智能糧倉的鋪路石
此次智能糧倉建設主要包括智能出入庫、倉儲信息管理、糧情監測、數量監測、智能安防等必選系統和一個集成控制平臺,并根據糧庫所在區域生態的差異,選擇部分直屬庫和直管庫建設智能通風、智能氣調和智能烘干3個自選系統。而這些無疑需要一張結構清晰、性能卓越、穩定可靠的大型網絡作為支撐,實現全國各地糧庫的倉儲信息、糧情監測、數量監測實時動態進行回傳,還能對各地糧庫實現監控數據同步,實現智能安防,使得倉儲管理走向規范化和精細化。華為敏捷網絡承擔了全國12個省/直轄市、96個直屬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國智能化糧倉的構建貢獻一份力量。
結構清晰:根據中儲糧的網絡需求特點,華為為其精心設計了核心、匯聚、接入層次分明的網絡架構,并且配備了相匹配的基礎設備:為中儲糧總公司選擇NE40E-X8路由器;為全國96個庫點部署多業務網關AR3260,實現全國庫點廣域互聯到中儲糧總部;對全國96個庫點部署三層千兆接入交換機S5720、二層接入S5700LI及S2700,實現基本的庫點信息匯聚和監控接入。清晰的結構、分明的層次提升了網絡運維的效率,讓網絡管理人員更輕松的應對日常工作。
性能卓越:全國各地糧庫的檢測數據、監控數據的實時動態回傳,對于作為糧庫大腦的總公司,以及主要軀干的直屬庫點來說,大帶寬、高性能的網絡是其關鍵的保障。NE40E采用自研Solar芯片設計,每槽位最大可以平滑擴容到2Tbps帶寬,整機容量可達48.41T,可完美滿足中儲糧大容量業務承載; AR3260采用多核CPU,能夠高效并行處理不同的業務,其無阻塞交換架構保障單槽位總線帶寬最大可達10Gbps,整機交換容量可達640G,業務轉發無瓶頸,這些都可充分滿足中儲糧各個庫點分支機構網絡未來多元化擴展、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穩定可靠:中央儲備糧的數據、基礎信息的傳輸穩定可靠是此次智能糧倉網絡建設的重點關注點,不能讓硬件設施故障、軟件自主安全、突發流量等問題成為網絡的短板是大家的共識。華為敏捷網絡設備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都能從容面對這些網絡問題。硬件方面,華為敏捷網絡提供關鍵部件的冗余備份,實配雙主控、雙電源、雙鏈路出口,關鍵組件支持熱插拔與熱備份,與NSR(Non-Stop Routing),NSF(Non-Stop Forwarding)、ISSU(in-service software upgrade)等技術一起保障無中斷業務運行。軟件方面,敏捷網絡都基于同一網絡操作系統VRP,華為VRP網絡操作系統經過全球1萬多名研發人員18年的持續投入,已經是業界最成熟、最可靠的網絡平臺之一,廣泛應用在全球170多個國家的700多萬臺網絡設備。另外,從整體解決方案來說,華為敏捷網絡亦是可提供網絡級、業務級的可靠性保障,能夠保障中儲糧信息安全、可靠、穩定的傳輸。
智能糧倉助力透明管理、綠色儲糧
建成之后的智能糧倉,可以對中儲糧直屬庫點的人、財、物和糧食購、銷、調、存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在線動態遠程監控,能夠實現對各直屬庫點管理全部業務、各環節流程進行全覆蓋監管,更為準確、高效地加強中央儲備糧管理,確保中央儲備糧儲存安全和質量良好。對當前突出的“轉圈糧”、擅自動用和隨意調整儲備庫存、抬級抬價搶購等違規違紀問題,智能化手段也可以大大起到監管和威懾作用。同時,智能化糧庫實現科技儲糧、綠色儲糧,對于維護消費者健康、保護環境、節能減排、踐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