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程序化交易,何去何從?
自2013年光大烏龍指事件,再到2015年伊士頓事件。程序化交易、高頻交易、算法交易,這些關鍵詞越來越進入到公眾的視線中了。
2015年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對24個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賬戶采取限制交易措施。一時之間眾說紛紜謠言四起,更將一向頗具神秘色彩的程序化交易推到了風口浪尖。
程序化交易 (Program Trading) ,是證券交易方式的一次重大的創新。傳統交易方式下,一次交易中只買賣一種證券,而程序化交易則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在一次交易中同時買賣一攬子證券。從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資的角度來講,程序化交易,從交易的頻次方面可以分為高頻交易和低頻交易。
其實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種手段。它本身并不會放大漲跌幅(相反地,算法交易作為程序化交易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減少市場沖擊),它只是反映了策略師在編寫策略時的意圖。以國內目前人工交易占交易量的壓倒性優勢來看,真正助漲助跌的,是“人”的非理性行為。
從目前證監會所頒布的公告來看,基本上對高頻一刀切了,也對很多多策略的基金產生了影響。香港交易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戴志堅稱,港交所向上交所表達了如下擔憂:中國擬定的程序化交易新規可能抑制股市互聯互通的發展。戴志堅表示,***的關切是,如果自營交易的程序化算法需要披露,那么國際投資者可能不想使用互聯互通機制交易滬股。
量化交易何去何從?如何能在國家的監管下,進行正規的、合法的程序化交易呢?
在本次“2016中國金融交易技術大會”中,Leader Group將與中國量化投資俱樂部、上海寬客俱樂部一起,邀請國內公募、私募的基金經理們,探討目前程序化交易的走向,并且設置了專題進行討論。
主辦方:Leader Group
大會支持機構:中國量化投資俱樂部
大會日期:2016年6月30日-7月1日
大會地址:上海淳大萬麗酒店(上海市浦東新區長柳路100號)
大會官網:www.cftt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