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寬帶用網速逆襲 電信寬帶的危機來了嗎?
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未來戰略方面,中移動已經明顯走在前列,在三大運營商中,在移動業務上最薄弱的電信,顯然還沒有完全跟上市場轉變和發展的腳步,對手已經啟程,而自己還在尋找方向,這會是電信危機的開始嗎?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的數據報告,今年的第三季度,我國的移動寬帶4G的平均下載速率已經能夠達到了11.83Mbit/s,超過了固定寬帶網絡11.03Mbit/s的平均下載速率。這是我國歷史上,移動寬帶速率***超過固定寬帶。
而這只是開始,從2009年我國開始建設3G網絡以來,我國移動寬帶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我國4G網絡的快速發展,移動寬帶的用戶體驗也在不斷提升。而隨著移動寬帶的跨越式發展,在固網業務上獨占鰲頭,2008年才拿到移動牌照的電信,將迎來其從創建以來***的危機。
可能很多用戶不太清楚我國寬帶市場的發展歷史和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業務范疇區分,在聊寬帶市場的競爭之前,我們先來做個簡單的梳理。我國的三大通信商其實成立的時間并不早,1994年之前,中國通信運營市場是被郵電一家壟斷的,為了打破壟斷局面,中國聯通成立,98年,電信業經歷***次第重組,郵電分離出了原中國電信。這時的中國電信是全業務經營,只不過主營是固網。99年,中國電信一幫少壯派將移動通信業務分離出來,成立了中國移動,只經營移動業務。至此,三大運營商才全部成立。在業務設置上,其實是有一定區分的。
但隨后幾年電信業第二次重組,期間網通和鐵通相繼成立,全面進入混戰時代。到了2008年,電信業迎來第三次重組,聯通合并了網通,加強了固網業務,專心升級WCDMA;電信終于有了移動牌照,而且還有了海事衛星,還收入了聯通的CDMA網絡;移動收了鐵通算是間接有了固網業務,近兩年也正式拿到了固網牌照。三大運營商至此全部都進入全業務運營狀態,不管是在固網業務還是移動業務上,都是競爭對手。
不過眾所周知,電信的寬帶的優勢至今仍然停留在固網業務,從2008年拿到牌照之后才開始發展移動業務,但是推動到現在,仍然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在移動業務上,中移動原本占據領先優勢,但3G時代因為牌照和技術的緣故,聯通彎道超車,不過4G時代又回到了三國鼎立的混戰局面,而直到今年第三季度,移動寬帶4G下載平均速率超過固定寬帶網絡的消息一出,基本已經能夠判定,押寶5G的中移動,在這場競爭中,已然跑到了前面。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地位將發生深刻的轉變。一旦全面實現5G的商用化,三大運營商中,中移動將會在移動和固網寬帶業務上全面領先,目前只在固網業務上保留少許優勢的電信,在這個優勢業務上也將失去競爭力。
在3G上吃了虧的移動,押寶的5G,預計將在4年內就能迎來商用化。目前業界多數預測未來 5G 網絡的平均速率可達 10Gbps。全球各地的科學家現在已在不斷刷新移動設備連接的限制,英國近期的研究表明 5G 傳輸速度突破 1Tbps。5G網絡網速在理論上可以達到現有的網速1000倍甚至更多,還可以極大的降低設備的功耗。一旦5G全面商用,技術更新后,同等資費下,中移動的極速移動業務體驗,無疑會吸引大部分的移動設備重度使用用戶。
而根據贏者通吃的一般游戲規則,在移動業務上取得突破后,也將會帶動中移動在固網業務上的增長。近兩年,中移動在固網業務上,一直以大力度的優惠折扣攻占市場,辦手機套餐送寬帶服務的優惠全國都有。加上目前中移動主推的就是光寬帶,一開始就直接用光纖技術接入服務,后期的寬帶提速,中移動一開始就沒有基礎建設的門檻。光纖是寬帶網絡中多種傳輸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種,比起ADSL接入方式,它的特點是傳輸容量大,傳輸質量好,損耗小,中繼距離長。而雖然在固網寬帶業務上占據優勢,但是電信在傳輸光纖更新上,目前還是落后于移動的。
在萬物互聯時代,作為流量提供商,在未來互聯共生這樣的開放生態上,具備天然優勢,在入口布局上,電信相較于其他兩個競爭對手,并沒有特別大的聲浪,前段時間,電信和聯通成功推動六模全網通的合作與發展,不少業內人猜測它們可能會在物聯網上聯手合作對抗移動。
中國移動在拓展除了通信技術服務之外的新增長點,也在積極搶占優勢生態位。它運用運營商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庭、數字產品、IDC、CDN、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滿足基礎接入和溝通需求的基礎上,向數字化生活和數字化生產布局和拓展。特別是對于家庭寬帶業務,大力推動打造智慧家庭,以連接來驅動未來發展。打算從光寬帶和4G網絡切入,以“極光寬帶·4K電視”的互聯網電視配置切入家庭娛樂,打造系列魔百盒終端,然后以此為基礎拓展參與到家庭的智能生活中。
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未來戰略方面,中移動已經明顯走在前列,在三大運營商中,在移動業務上最薄弱的電信,顯然還沒有完全跟上市場轉變和發展的腳步,對手已經啟程,而自己還在尋找方向,這會是電信危機的開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