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資產配置:手中有100萬,是買房還是理財
我們常常聽到成功這個詞,但什么是成功呢?世俗的成功往往是以金錢來衡量的,通俗的講,思想或者藝術等區域上的成功固然值得欣賞,但很少人以此作為他們的目標。
想要實現財富的增長,無非開源和節流兩種辦法,在這物價飛漲的年代,想要節流無疑阻礙重重,也影響個人的品質生活,而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通過一種合適的投資手段打開資金的來源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那假如你獲得了一定的成功,比如擁有100萬現金,從時下兩種主要的投資方式——買房和理財當中選擇哪種作為你開源的手段呢?
雖然這是一個看似投資房產與理財二選一的問題,其實是考問是當今中產階級資產配置的問題。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諸多人的共識,資產配置當然也是一樣,所以這100萬盡量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聚有錢負責人認為,中產應當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財務狀況、投資目標等因素來考量。一般來說,中產應當保持20%的現金資產(3-6個月的生活費),用于日常性的支出;10%用于個人及家庭保險,防止家庭突發性事件;30%用于較高回報的投資,例如股票、黃金、虛擬貨幣、房產等;30%用于能夠保本、抗通脹的固定收益投資,國內固定收益類產品主要有銀行理財、互聯網理財、貨幣市場基金、信托等等??傮w來說,這是一種比較穩健的資產配置方式。
但到實際的操作當中,又有明顯的區別。目前,定投基金長期疲軟,半死不活;黃金失寵;股市跌到懷疑人生;信托起步門檻高(100萬以上);銀行理財收益較低,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房產限購;互聯網理財良莠不齊……在這些資產配置當中,聚有錢負責人建議減少對黃金、股票等產品的持有,投資互聯網理財和房產,更為穩妥。
互聯網理財目前雖然內良莠不齊,曾經一些平臺的跑路嚴重傷害了投資人的信心。但自2016年8月24日下發監管細則以來,政府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各平臺為了達到合規的門檻,加大信息披露,上線銀行存管,跑路的成本和難度都大大增加,惡性跑路事件鮮少發生,即便有停業的,也多為自主清盤,良性退出。
房產目前雖然限制趨嚴,未來漲勢也不明朗。但是作為中產而言,擁有一套一、二線城市的房產無疑是身份的象征,它會給用戶帶來極大的安全感。但擁有一套剛需住房之后,聚有錢不建議投資二套房,二套房史上最嚴政策已經來臨,限購、二套房首付超過60%、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對中產來說壓力過大,得不償失。
回到問題最初,聚有錢負責人認為,假有擁有100萬,應當以一、二線優質住宅為基本資產,配置家庭保險,貨幣基金,同時,通過安全可信賴的互聯網理財平臺,保持財富的穩健增長,是較為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
互聯網理財本身擁有與生俱來的優勢,集收益、靈活、安全于一身。它門檻底,幾乎可以說是無門檻;它是一種入門級的理財方式,用戶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復雜的金融知識;它是一個預期性的固定收益,不會占用你大量的時間,不像股票、基金等,時時刻刻在意它們的走勢。
聚有錢負責人認為,在未來,互理網理財大有可為,它將會更加健康、陽光。聚有錢也將在擁抱合規的前提下,朝著健康、陽光的道路,為小微企業發展,用戶走向財務自由,普惠金融的推行發揮自己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