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運維擺脫“忙累苦”代名詞?簡單,東華一體化運維輕松搞定!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日前,51CTO第23期線下沙龍在北京雍和宮旁邊的嘉誠印象成功舉辦,近200名IT從業者如約參會,在現場共同探討沙龍主題——“基于大數據的精準快速運維”。東華軟件股份公司方案中心總經理曹榮海也受邀到會發言,他給大家帶來了《東華一體化運維管理解決方案》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曹榮海首先分析了一體化運維趨勢下的問題與挑戰,然后詳細闡述了東華一體化運維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幫助運維人員化解工作難題,并在演講結束后認真回答了多位聽眾的提問。小編將他的發言精華部分整理成文,希望將其分享給更多的人,給大家提供新的運維思路和借鑒方向。
五大挑戰?一個“黃金三角”就搞定!
曹榮海認為,與之前運維的“忙累苦”相比,在云計算、大數據的環境下的運維工作可能相對輕松一點。原因有二,一是有很多開源工具可以“拿來主義”,二是有很多商業化的工具可以減輕運維壓力。但即便如此,運維工作依然面臨五大挑戰:
***個挑戰是IT架構日益復雜,信息化的架構、網絡、服務器、虛擬化往往采購自多家廠商品牌。在架構復雜的環境下,如何先于客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拿到數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數據,如告警數據、性能數據、配置數據、安全數據、業務數據、日志數據、審計數據、操作數據等等。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突破傳統的IT架構,如何突破那些硬件的架構方式,真正地把我們現在的技術的瓶頸從硬件的瓶頸上轉移到業務的瓶頸上。解決辦法就是轉變思維,不要還停留在過去從網絡、服務器、性能、帶寬方面解決問題,而應該真正去考慮業務方面的問題。
第三個挑戰基礎數據與管理工具分散,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維。解決辦法就是借助大數據工具搜集大量數據,然后按照業務模型中心建模,根據它內在的關聯關系和特點進行業務行為分析,達到真正精準化的運維。
第四個挑戰是一體化運維背景下,如何提升IT服務管理的效率和規范度?解決辦法就是找一個非常優質的管理流程把規范度規范起來,符合相對應的標準、符合行業的要求、符合上級監管的目的。
第五個挑戰是一體化運維管理規模日益龐大,如何落實眾多巡檢任務?巡檢工作不是走過場,要真正能做到有的放矢、快速、安全、準確,必須將巡檢落到細節,落到規范中,真正從實處重視巡檢。
面對這五個問題,曹榮海除了給出常規解決方法之外,他還分享了東華軟件的原創解決視角——黃金三角的解決方案模型。它從高效的組織目標管理、豐富的運營監控手段、規范的運維流程體系三個角度真正把運維管理做到了精細化。
為了對應上文中的五大挑戰,曹榮海還闡述了東華軟件的五大視角,它們可以一一對應解決上面的問題。一是不以設備為中心,而是建立以應用為中心的一體化運維管理思路;二是建章立制,規范一體化運維流程;三是夯實一體化運維基礎主數據,實現資源配置共享;四是建立虛擬化基礎上的一體化云管理平臺;五是建立一體化智能運維巡檢手段。
“運、管、控”三管齊下,一體化運維“化繁為簡”
在講述運維遇到的諸多難題之后,曹榮海也開始拋磚引玉,介紹了東華軟件如何用一體化運維來化解運維壓力,給參會者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首先是數據采集,東華軟件通過十多年的經驗開發了很多的采集識別器,能夠把相對應的基礎信息、相對應的數據采集過來,然后給不同系統使用,例如給運行監控系統做告警和預警,給服務管理系統做配置變更。“東華把數據不僅僅是靜態地管理起來,而且這個數據的變化曲線、生命周期也要管理起來。”曹榮海表示,管理數據是為了做 數據分析、做應用模型,真正地給運維人員、管理人員去使用。
嚴格的說,東華軟件提供的其實是“運管控”一體化解決方案,“運”是指運行監控,“管”是指管理服務管理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終端巡檢系統、數據中心運營系統,“控”是指提供流量控制、網絡加速、安全準入、主機審計等功能。
曹榮海介紹到,解決方案的核心是應用性能管理,應用性能管理實際上分了四部分:一是應用可用性管理,通過服務探測和業務模擬獲取應用的可用性狀態和響應時間,獲取用戶真實體驗,從終端用戶角度監控應用可用性;二是應用性能管理,通過業務模型定義應用系統與IT基礎架構及應用軟件的關系,對應用系統的拓撲、性能、進程、運行狀態、日志等進行統一的可視化監控管理;三是用戶體驗管理,按不同地域分布監測用戶體驗,實現端到端的時延監控,如監測SQL語句執行情況,獲得的SQL執行時長、狀態結果等信息;四是應用診斷管理,實現應用程序問題診斷,瀏覽器頁面診斷,SQL語句診斷等,自動捕獲應用性能異常,利用關鍵業務性能剖析進行故障原因深度分析。
演講***,曹榮海表示,東華軟件的愿景是打造一個和諧的一體化的運維服務生態,真正地把運維人員從繁重體力活動真正變成一個智力、腦力的活動,提升運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