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帶你了解Python的迭代知識
一、前言
大家好,我是Go進階者。如果給定一個list或tuple,可以通過for循環來遍歷這個list或tuple,這種遍歷稱為迭代(Iteration)。
二、案例
在Python中,迭代是通過for … in來完成的,而很多語言比如C或者Java,迭代list是通過下標完成的。
比如Java代碼:
- for (i=0; i<list.length; i++) {
- n = list[i];
- }
注:
可以看出,Python的for循環抽象程度要高于Java的for循環,因為Python的for循環不僅可以用在list或tuple上,還可以作用在其他可迭代對象上。
list這種數據類型雖然有下標,但很多其他數據類型是沒有下標的,但是,只要是可迭代對象,無論有無下標,都可以迭代,
比如dict就可以迭代。
- d = {'a': 1, 'b': 2, 'c': 3}
- for key in d:
- print(key)
注:
因為dict的存儲不是按照list的方式順序排列,所以,迭代出的結果順序很可能不一樣。
默認情況下,dict迭代的是key。如果要迭代value,可以用for value in d.values(),如果要同時迭代key和value,可以用for k, v in d.items()。
1. 字符串也是可迭代對象。
因此,也可以作用于for循環:
- for ch in 'ABC':
- print(ch)
所以,當使用for循環時,只要作用于一個可迭代對象,for循環就可以正常運行,而不太關心該對象究竟是list還是其他數據類型。
那么,如何判斷一個對象是可迭代對象呢?方法是通過collections模塊的Iterable類型判斷: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 print(isinstance('abc', Iterable)) # str是否可迭代True
- print(isinstance([1, 2, 3], Iterable)) # list是否可迭代True
- print(isinstance(123, Iterable) ) # 整數是否可迭代False
如果要對list實現類似Java那樣的下標循環怎么辦?
Python內置的enumerate函數可以把一個list變成索引-元素對,這樣就可以在for循環中同時迭代索引和元素本身:
- for i, value in enumerate(['A', 'B', 'C']):
- print(i, value)
上面的for循環里,同時引用了兩個變量,在Python里是很常見的,
比如下面的代碼:
- for x, y in [(1, 1), (2, 4), (3, 9)]:
- print(x, y)
2. 迭代dict的key和value
了解了如何迭代 dict 的key和value,那么,在一個 for 循環中,能否同時迭代 key和value?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看看 dict 對象的 items() 方法返回的值:
- d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print(d.items())
可以看到,items() 方法把dict對象轉換成了包含tuple的list,對這個list進行迭代,可以同時獲得key和value:
-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 print( key, ':', value)
注:
和values() 有一個 itervalues() 類似, items() 也有一個對應的 iteritems(),iteritems() 不把dict轉換成list,而是在迭代過程中不斷給出 tuple。
所以, iteritems() 不占用額外的內存。
三、總結
本文基于Python基礎,介紹了Python 迭代的使用。任何可迭代對象都可以作用于for循環,包括自定義的數據類型,只要符合迭代條件,就可以使用for循環。通過案例的分析,介紹了兩種常見 迭代的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點,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歡迎大家積極嘗試,有時候看到別人實現起來很簡單,但是到自己動手實現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切勿眼高手低,勤動手,才可以理解的更加深刻。
代碼很簡單,希望對你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