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才剛剛開始?
根據CoinShares 的最新報告顯示,過去 30 天期間,比特幣產品的資金進流入量每周激增 234%。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自 4 月以來,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已將其持有的灰度比特幣信托 (GBTC) 股票總數翻了一番。
機構需求增長強勁
由于加密的交易涉及各方機構,與傳統的交易相比,能夠在區塊鏈中更好的執行,使得機構需求增長強勁。目前 Deribit場外期權交易規模的占比已經達到 20% ,而以前這個數字僅徘徊在 5%–10% 的范圍內。
加密期權交易所 Deribit 的首席商務官 Luuk Strijers表示,摩根士丹利、花旗和高盛等大型銀行開始為客戶提供廣泛的數字資產。 加密投資相關的二級公司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變得越來越活躍。Luuk Strijers補充道,許多同行相比,Deribit 擁有更大的期貨未平倉合約,因為 Deribit 大約 80% 的交易量是由機構驅動所致。
機構看好加密行業長期前景
因散戶投資者通常會忽略整合期,使得散戶僅在市場上漲時才將注意力轉向加密行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構投資者知道,最好的積累時機是市場走低和/或停滯不前,這意味著機構看好加密行業有更長期的前景。
Metis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Elena Sinelnikova 表示,機構已經經歷了足夠多的市場周期它們知道過去幾個月看到的回調類型通常在大漲趨勢之前出現。雖然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在加密貨幣或其他方面),但機構正在利用這個安靜的時期來裝載他們的行李,以期待另一場大動作。更多區塊鏈消息,請關注下載區塊天眼APP,全球區塊鏈監管查詢APP 。
區塊鏈網絡 Telos 的首席架構師 Douglas Horn 也有類似的看法, Douglas Horn 認為機構既然已經決定進入加密領域,就不會被一些暫時的波動所勸阻。如果有的話,它們將不會在經濟低迷時期積累加密貨幣。當這些投資者購買他們的第一個比特幣時,他們肯定已經花了數年時間來評估和制定他們的進入和目標。 Douglas Horn 還指出,就目前情況而言,大量新的機構投資者即將結束他們自己的長期盡職調查流程,以評估投資于數字資產市場。
展望加密未來
據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實體越來越希望進入數字資產交易/投資領域。根據該報告,目前沒有接觸過加密貨幣的全球機構投資者中約有 62% 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 12 個月左右的時間內進入加密市場。
關于機構加密投資可能會走向何方,加密和區塊鏈分析提供商 TheTIE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Joshua Frank表示, 近期有近百家規模達 10 億美元的自營交易公司、對沖基金和其他資產管理公司進行了首次加密交易,說明來自傳統公司金融投資領域的需求十分巨大。同時也間接告訴市場,加密行業的前景將會很美好。
隨著加密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無論是從基礎設施還是監管的角度來看——看看上述機構采用率增加的趨勢如何發展將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