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沒吸取教訓,5G消息宣布收費,微信又獲得了新機會?
微信用戶超11億,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社交產品。
直白點說,無論是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離不開微信這款產品。可微信是誰的?微信是騰訊公司的,而騰訊只是一家民企。
稍微熟悉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歷史朋友們都知道,當年在騰訊微信之前,中國移動的飛信以及小米的米聊都曾有機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社交一哥。可惜,歷史不容假設。
當年中國移動的飛信是很火爆的,用戶數量曾一度超過4億。飛信推出的時候,短信業務每年給運營商帶來的利潤依然很多,但移動可能是害怕飛信坐大,影響到自家的短信業務,結果后來飛信的路子就走偏了。
移動飛信的失敗,說明運營商在消費級互聯網產品上不是想不出好點子,也并不是技術原因,而是眼光不夠長遠。
飛信也告訴我們,國有運營商的體制下不可能有任何好的互聯網產品活下來。
總結起來就是,定位不清晰,意志不堅定,能力不過關,執行hold不住。最終飛信錯失了移動互聯網風口,之后再無崛起機會。
雖然移動的飛信是敗下陣來,但三大運營商顯然不愿微信一直占據互聯網社交的寶座。
三大運營商為何想干掉微信呢?因為很簡單啊,微信是免費產品,而騰訊之所以敢將微信免費,是因為騰訊借助微信的優勢,推廣其他的業務,如騰訊的游戲,網絡游戲現在就是騰訊公司的營收大頭。
前段時間,媒體說三大運營商的5G消息將收費,這個消息一出來,立馬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大家以為的5G短消息,是走流量的,類似微信之前的消息,手機發一條短信,然后通過互聯網傳到另一個走手機,因為大家已經為流量付過錢了,所以微信的消息就不再收費。
可現在來看,三大運營商宣布5G消息短信收費,這顯然還是不愿放棄自己的利益。為此網友們表示,當年移動飛信的失敗,真的是一點教訓都不愿吸取?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騰訊公司最擅長的就是把一款產品做到極致。什么是極致?那就是不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最終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一定的依賴。
三大運營商主導的5G消息,與當下的微信相比,其實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創新。也就是說,微信現在是國人推崇的互聯網社交產品,5G消息本就弱勢。
微信是熟人社交,也就是加了聯系人才能發消息;5G消息是強制發信息,不管你認不認識發信息的人。因此5G消息天然就是個發營銷、騷擾廣告的工具,現在再加上發送收費,那是不是把用戶當傻子?這種產品定位,怎么能打的過微信?春公子真的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