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用AI幫自己干活:工作時間少了 賺的錢多了
5月31日消息,許多工作者,特別是自由職業者和小企業主,已經開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來節省時間。相對于大公司需要面對的法律難題,他們更加自由。他們表示,這些新技術,包括圖像和文本生成工具,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快速,從而能夠承接更多新項目和賺取更多的收入。
有人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將會徹底改變勞動力行業。也有許多人則認為,這種變革已經發生了。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普通人如何在市場營銷、設計和法律領域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斯蒂芬·布魯徹(Stephen Brucher)負責一家只有三人的小公司的銷售和營銷工作。該公司的業務是為科技、娛樂等各個領域的公司制作宣傳視頻內容。直到今年,他們的業務還主要來自客戶直接咨詢。對于客戶的咨詢,布魯徹會用自己專門為客戶制作的個性化廣告進行回應,一般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來整合廣告內容。
自今年1月份以來,布魯徹開始嘗試使用Midjourney和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他用這些工具來創建自定義插圖,并撰寫推介文本。他說,這樣每次可以節省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現在,他有更多的時間主動爭取更多的客戶。他估計,公司今年營收有望比2022年增長50%。
盡管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嘗試都能如愿。布魯徹一直在用ChatGPT寫電子郵件,但偶爾也會很滑稽。有一次,他要求ChatGPT重新起草一封推銷用的電子郵件,讓措辭顯得更吸引人、讓客戶更“來電”。但ChatGPT寫的電子郵件中有一些固定短語,比如“準備好迎接一個電氣化項目”,這讓布魯徹忍不住都笑了。
拉里·倫德斯特羅姆(Larry Lundstrom)是阿肯色州杰克遜維爾的一位牧師,同時也是一名兼職自由設計師,每年的收入約為3.5萬美元。去年冬天的假期里,他開始嘗試使用一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比如能夠幫助用戶生成PPT的Tome。
最近,倫德斯特羅姆利用Tome為移動銀行應用Chime制作了一套公司高管在校招時可以使用的PPT。Tome利用圖片和文字自動生成PPT,倫德斯特羅姆和Chime公司隨后對其進行修改和編輯。他說,整個過程只花了大約兩天半的時間。如果沒有這些工具,創作、調研并加插圖就需要兩周的時間。在另一個任務中,倫德斯特羅姆使用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工具Dall-E為網站生成藝術作品,然后使用Photoshop繼續編輯圖片。
倫德斯特羅姆表示,有些項目需要六成的人工智能和四成的人力,但這一比例因任務而異。現在,倫德斯特羅姆每周能接三個客戶項目,而在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之前只能接一個。他說,今年的自由職業收入有望翻番。
倫德斯特羅姆表示,學習如何熟練運用這些工具需要時間。他透露,有一次,當自己嘗試用Dall-E生成一輛色彩花哨的經典老爺車圖像時,工具先是生成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就像60年代老動畫片里的那種太空車。倫德斯特羅姆說,要搞清楚如何正確提示人工智能,需要反復練習。
巴雷特·奧尼爾(Barrett O’neill)在波士頓經營著一家營銷公司,主要為那些想要擴大網絡影響力的客戶創建在線內容。
去年秋天,他開始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奧尼爾興奮地發現,像Koala這種聊天機器人工具可以生成足夠好的文稿,完全可以讓他手下的自由職業者團隊再進行簡單編輯,而不是花錢讓他們從頭開始寫。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過去都需要花很多個小時的調研和寫作在一天內就能全部搞定。
“所有的主要觀點和佐證內容都有了,”奧尼爾說,“他們只需要修改一下,聽起來不那么機械就可以了。”
奧尼爾的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在不增加員工的情況下多了10個客戶,每月帶來的收入相當于多了約2.5萬美元。
這些人工智能工具還能讓人們追求自己的創業項目。希拉·哈金斯(Shelia Huggins)是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一名全職律師,正在抽時間創辦自己的法律咨詢網站。
兩個月前,哈金斯開始使用ChatGPT為網站撰寫文章,并為YouTube頻道制作的法律咨詢視頻創建腳本。作為一名全職律師,哈金斯的工作量很大,常常感到精疲力竭,這些原本都是她根本無法完成的工作
哈金斯提到這些人工智能工具時說:“它解放了我的思維,這樣我就可以專注于真正需要關注的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