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財報透露一個事實:AI研發費用太太太高了!
受益于AI云服務的發展,微軟、Alphabet、Meta收入增加。與此同時,為了研發更先進的AI技術,各大科技巨頭的成本也在增加。最近幾家公司公布的財報向我們證明:AI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是收益,一面是成本。
二分法切合當下的現實,AI是一個金錢大坑,不是所有企業都玩得起,這就是如今AI革命幕后隱藏的現實。為了開發更大、更復雜的AI模型,科技巨頭必須投入巨額資金。如果想開發出媲美人類的AGI,需要更復雜的AI系統。龐大模型不僅耗電驚人,而且硬件成本也越來越高。
AI模型軍備競賽,驅動科技巨頭資本支出猛增
在大企業的助推下,專用AI芯片需求猛增。英偉達市值不斷飆升,它提供的H100顯示芯片成了AI模型訓練的“黃金標配”,單塊價格達到3萬美元。由于缺貨,一些企業雖然早就訂購了AI芯片,但要等幾個月才能拿到手。
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稱,年底之前Meta準備采購35萬塊H100,以支持公司的AI項目。雖然Meta能以折扣優惠價購買,但成本仍然高達幾十億美元。
有報告預測,到了2025年,Meta整個公司的資本開支將會達到500億美元。雖然扎克伯格大手筆向AI下注,但投資者顯然不像扎克伯格那么有信心。如果AI投入過高,股價可能會受到影響。
分析師稱,今年二季度Meta的資本支出達到95億美元,環比增長50%。2024年的整體資本支出將會達到350-400億美元,明年達到420億美元,2025年可能再增加80億美元,達到500億美元。
華爾街對科技巨頭的瘋狂投資已經表現出擔憂,看到谷歌、特斯拉提交的AI開支數據后,納斯達克指數創下年度新低。分析師認為,2024年谷歌的資本支出將會增加51%,達到500億美元。
扎克伯格信心十足,他認為AI投資遲早會看到回報。他還認為,最新發布的Llama 3.1在今年年底之前將會成為應用最廣泛的AI模型,明年年初成為最先進的AI模型。
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認為,Meta向元宇宙和AI都投入巨資,但兩種投資有明顯不同。因為AI軍備競賽在美國、中國及世界其它地方發生,目標是打造強大的企業、消費者AI生態系統,元宇宙沒有這樣的競爭。
“軍備競賽”四個字在AI產業回蕩,不論是企業還是分析師,似乎都認為投資是成功的關鍵。
不讓英偉達專美,軍備競賽蔓延至AI芯片領域
與此同時,圍繞AI芯片設計,科技巨頭也在展開殘酷的軍備競賽。不論是谷歌還是亞馬遜,都投入巨資開發AI專用芯片,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獲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是防止過度依賴第三方供應商。定制芯片讓AI研發變得復雜,成本也會增加。
目前行業面臨的硬件挑戰有很多,不僅僅限于制造。現代AI模型需要巨大的數據中心,專用設施必須具備應付極端計算負載的能力,散熱和能效要求更高。當模型變得越來越大,電力成本和運營成本會增加,對環境的沖擊也會更大。
4月份,Anthropic首席執行官Dario Amodei公開表示,目前的AI模型訓練成本約為1億美元。他認為:“正在訓練的模型和今年晚些時候或者明年年初推出的模型,其訓練成本接近10億美元;照我的推測,到了2025年和2026年,成本會接近50-100億美元。”
然后就是數據,它也面臨挑戰。為了獲得龐大的高質量數據,科技巨頭們投入巨資收集、清理數據并開發創新性數據技術。一些公司開發復雜的合成數據生成工作,以補充現實世界數據的不足,這種做法進一步推高了研發成本。
隨著AI創新速度的加快,基礎設施和工具快速迭代,企業必須快速升級系統,必須重新訓練模型,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結果導致企業被一個又一個投資循環纏繞。
AI刺激增長,已在云計算業務中顯現
4月25日,微軟公布季度財報,它的資本支出達到140億美元,而且公司預計隨著AI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未來支出還會增加。Alphabet每個季度的支出也達到了120億美元,同比增長91%,因為公司專注于挖掘AI機會,預計今年余下時間開支會保持在當前水平,甚至有所增加。Meta告訴投資者,今年的投資將會增加,年度資本開支將會達到350-400億美元,比原本預期的最高水平還要高出42%,投資增加主要是AI研發和產品開發帶來的。
幸運的是,雖然投資大幅度增加,AI的確能為科技巨頭創造營收。微軟、谷歌云業務增速明顯,這些增長主要是AI服務帶來的。數據證明,雖然AI的初始投資極為龐大,但科技巨頭仍然愿意投入,因為AI帶來的回報讓他們感到興奮。
科技巨頭充滿自信,市場卻對AI成本增加感到擔憂。由于尖端AI研發成本越來越高,創新可能會受到限制,因為只有土豪企業可以承受,久而久之,市場競爭會被削弱,AI產業的多樣化進程會被打斷。
為了解決AI成本問題,企業可能會被迫開發更高效的AI技術。為了降低算力要求,企業正在開發少次學習、遷移學習技術,開發更節能的模型架構;行業對邊緣AI(在設備上運行AI模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對數據中心的依賴。
在未來的AI世界中,如果想成為贏家,單是掌握突破性算法和模型設計技術是不夠的,還要克服AI系統擴張時帶來的技術、財務麻煩。誰能克服效率挑戰,誰就能成為下一波AI革命的領導者。(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