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x Agent的能力,徹底震撼了我
我最近試用了一款叫MiniMax Agent的產品,說實話,體驗完之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圖片
你想想,以前我們做個網站,得先構思、找素材、寫代碼、調UI,光是找合適的圖片就要花半天時間。現在這玩意兒,你只要說一句話,它就能幫你搞定一切。
什么概念呢?我讓它做一個旅游景點介紹網站,它不僅自己找資料、挑圖片,還會用谷歌地圖API,甚至發現地圖有問題后,主動改成按鈕跳轉。
這就像你雇了個全能助理,不但會干活,還會思考怎么干得更好。關鍵是,完全不需要復雜的資料準備,直接生成就能用。
圖片
更絕的是,我試著讓它做了個攻殼機動隊的電影分析頁面。你猜怎么著?它從任務拆解、圖片查詢、代碼編寫、應用部署上線全部完成,直接生成一個真正可以訪問的網頁內容了。
圖片
說到這里,我得提一下MiniMax剛發布的M1模型。這個家伙采用MoE與lightning attention相結合的架構,模型大小456B,單token激活參數45.9B。
最關鍵的是,原生支持100萬token的上下文長度。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它能"記住"一本厚厚的小說,然后基于整本書的內容來創作。
我用過幾乎所有同類產品,但在調研結果和展示形式上能同時超越的,MiniMax Agent還真是頭一個。
有個開發者說:"可能做出了一個比Lovable還強大的多的Vibe Coding產品。"
這話聽起來有點夸張,但我實測下來,還真有這種感覺。Lovable已經很強了,但MiniMax Agent在內容檢索、生成和編碼的綜合能力上,確實更勝一籌。
特別是它的自主性,會自己查找網頁信息、重新整理,找不到合適的圖片還能生成。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很多AI工具都不具備的。
當然,我也不是盲目吹捧。目前這個產品還處于免費試用階段,穩定性和一些細節功能可能還需要完善。但從展示的能力來看,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了。
我的判斷是,AI正在從"工具"變成"伙伴"。以前我們用AI是"我告訴你做什么",現在是"我告訴你要什么,你自己想辦法"。
與其擔心AI會不會取代我們,不如趕緊上車體驗一下。畢竟,歷史總是獎勵那些率先擁抱變化的人。
如果你也對AI的最新進展感興趣,不妨去試試MiniMax Agent,看看這個"比Lovable還強"的產品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