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推出的Copilot+引發爭議,“AI截屏”或成隱私噩夢
在微軟于5月20日宣布推出Copilot+之后,有人聲稱,運行Copilot+的個人電腦對用戶的一切操作擁有“照相記憶”的功能,這種功能帶來的風險引發了隱私專家的擔憂。
Copilot+ PC配備一系列AI功能,包括“召回”(Recall)功能(或者稱為“全面召回”),AI將通過每隔幾秒截取一張截圖來跟蹤人們在電腦上的操作行為。例如,他們瀏覽的文件、使用的應用、訪問過的網頁、輸入的密碼或賬戶詳細信息,這些操作都將被記錄和存儲。
這種功能對一些用戶來說很誘人,因為他們可能忘記在電腦上的一些重要操作。但隱私專家指出,擁有這類信息的數據庫可能會被黑客利用。
例如,Robust.AI的CEO Gary Marcus在推特上表示,“微軟Copilot+將會記錄你在電腦上所做的一切。如果你沒有認識到‘召回’(無論是本地的還是非本地的)可能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那么可能成關網絡攻擊者關注的目標。”
微軟在回應這些擔憂時表示,用戶可以選擇關閉“召回”功能或限制其存儲的信息。該公司表示,除了用戶之外,任何人都無法訪問這些信息,因為所有信息都存儲在本地設備上。但即便如此,如果黑客能夠控制他們的電腦,那么就會發現可以利用的重要數據。
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正在調查微軟為保護用戶隱私采取的安全措施。該機構希望微軟和其他科技公司在將產品投放市場之前嚴格評估并減輕對人們權利和自由的風險。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這種功能可能會對用戶產生一種“寒蟬效應”, 導致他們在工作中避免搜索某些文件或網站,以免被“召回”功能記錄。因為他們的電腦現在每隔幾秒鐘就會截圖一次。
如果企業雇主強制要求員工啟用這項功能,那么可能會影響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敏感數據可能面臨泄露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或者對電腦具備的這一功能一無所知,或者他們雖然了解這一功能,但無法抗拒這一要求,這無疑將會侵犯他們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