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強GPU訂單曝光,TOP 1微軟一年買爆近50萬塊!xAI曬首批GB200提前過年
誰是今年英偉達GPU的最大買家?
就在剛剛,答案曝光——TOP 1竟是微軟。
今天,這張對比圖在網上被轉瘋了。
根據各公司公開披露的資本支出、服務器出貨量和供應鏈情報,Omdia估計了大致數額
根據技術咨詢公司Omdia的分析師估計,微軟今年購買了48.5萬塊英偉達Hopper芯片,位列全球GPU買家的TOP 1。
這就使微軟遠遠領先于英偉達的第二大美國客戶——購買了22.4萬塊Hopper芯片的Meta。
在Meta之后的,就是xAI、亞馬遜(19.6萬塊)和谷歌(16.9萬塊)。
而且,Hopper的下一代GPU Blackwell馬上就要來了,英偉達還能大賺一波。
總之,隨著全球大科技公司瘋狂囤GPU,爭相組裝越來越大的GPU集群,英偉達的市值今年已經飆漲至3萬億美元。
這不,xAI已經開心曬出了首批發貨的英偉達GB200 NVL72,Colossus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超算集群,會變成更大的龐然巨物。
感覺xAI都要笑出聲來了:「xAI的Colossus提前過圣誕啰」
可以看到,11月18日,戴爾創始人兼CEO Michael Dell就表示:世界上第一個英偉達GB200 NVL72服務器機架現已發貨。AI火箭要起飛了!
不過,只要有最好的芯片,就一定能構建最好的AI基礎設施呢?其實未必。
微軟Azure全球基礎設施高級總監Alistair Speirs表示,除此之外,還需要搭配合適的存儲組件、基礎設施、軟件層、主機管理層、錯誤糾正功能,以及構建完整系統所需的各項組件。
比如坐擁全球最強超算的Grok——雖然有不少測試指出它的表現十分出色,但依然經常被網友潑冷水說: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GPU,并不意味著你的模型就更好。
但是來不及解釋了,全世界的GPU購買潮已經到了最高峰,所有巨頭心里想的只有一句話——快上車!
微軟,全球最大英偉達GPU買家
過去兩年里,英偉達最先進的GPU一直供不應求,而在CEO納德拉的指示下,微軟可謂是卯足了全力!
從Omdia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微軟今年買了將近50萬塊GPU,數量是競爭對手的2倍之多。與此同時,也坐穩了投資金額榜一的位置。
為了擴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微軟已向OpenAI投資130億美元。這些設施既用于運行Copilot等自身的AI服務,也會通過Azure租給客戶。
OpenAI最新的o1模型,就是用微軟的Azure云基礎設施訓練的。聯手的這兩方,正在和強勢回歸的谷歌、Anthropic、xAI等公司,激烈爭奪著下一代計算技術的制高點。
ChatGPT的成功,讓英偉達連夜加緊擴大Hopper芯片的生產。
而相比2023年購入的同代英偉達AI處理器,微軟這次訂購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多。
根據微軟Azure全球基礎設施高級總監Alistair Speirs的說法,如今高質量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已經變成了極其復雜的「資本密集型項目」。
這需要多年規劃。因此,準確預測增長需求并保持適當的緩沖余量至關重要。
的確,現在英偉達GPU已經成為硅谷最熱門的硬通貨,引發了前所未有的AI投資大暴增。
據Omdia預計,2024年服務器支出中,約有43%投向了英偉達。
其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前十大買家(現包括新晉的xAI和CoreWeave在內),占據了全球計算能力投資的60%。
而全球科技公司在服務器上的支出,則將達到2,290億美元這一驚人數字——微軟為310億美元,亞馬遜為260億美元。
Omdia云計算和數據中心研究主管Vlad Galabov表示:「英偉達GPU在服務器資本支出中占據了極高份額,已接近峰值水平。」
異軍突起,挑戰英偉達霸主
不過,英偉達也不能笑得太早。
雖然目前它仍主導著AI芯片市場,但它的老對手AMD也一直在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
目前,AMD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Omdia統計,Meta今年采購了17.3萬塊AMD MI300芯片,微軟也購入了9.6萬塊。
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大科技巨頭紛紛極速布局自研AI芯片,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程度。
作為先行者,谷歌潛心研發十年TPU;Meta在去年首次推出第一代訓推加速器芯片。
他們分別部署了約150塊自研芯片。
另有,全球最大云計算服務巨頭亞馬遜,在AI芯片領域的動作引人注目。
目前,亞馬遜自研的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今年已經部署約130萬塊。
幾周前,他們官宣將使用數十萬塊最新Trainium芯片搭建超算集群,主要是向投資了80億美金的Anthropic提供算力支持,用來訓練下一代模型。
相較之下,微軟在AI加速器研發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一共部署了20萬塊Maia芯片。
在這之中,針對谷歌TPU芯片的需求,增長最快。甚至,強勁到足以撼動英偉達GPU的主導市場地位。
在Broadcom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線索。
作為谷歌、Meta等多家科技巨頭的供應商,Broadcom為他們提供了半導體解決方案,其內部數據揭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采購趨勢和信息。
比如,谷歌購買了多少塊定制處理器等等。
Broadcom CEO陳福陽多次上調了半導體收入,并將今年目標設定在120億美金。
基于此,谷歌TPU帶來的收入預計在60億-90億美元之間,具體還得取決于計算設備和網絡設備的配比。
Omdia首席分析師Alexander Harrowell指出,「盡管計算設備和網絡設備的具體比例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即使按照較低的60億美元估計,TPU出貨量的增長速度也足以首次從英偉達手中搶占市場份額」。
他繼續道,「谷歌云業務在總收入中占比持續增長,盈利也在不斷提升」。
這背后,很可能就是TPU加速實例和基于TPU的AI產品在發揮作用。
除了谷歌,Broadcom還在為Meta、字節這三個主要客戶開發定制AI芯片(ASIC)。并且,它還與與另外兩個客戶合作開發下一代AIXPU。
從這點可以看出,許多云服務提供商青睞ASIC,而非英偉達GPU,主要是因為前者在成本效益上更具優勢,能夠以更高性價比優化內部工作負載。
摩根士丹利估計,在云服務提供商推動下,定制AI芯片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200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3000億美元,增速將超過GPU市場。
TPU、定制芯片的崛起,讓激烈的AI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