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鐵克鎖定攻擊源 263企業郵箱反垃圾郵件解鎖危機
【51CTO.com 綜合報道】日前,美國賽門鐵克發布網絡安全報告稱,中國黑客人數和攻擊規模居全球之冠,有21.3%攻擊性電郵來自中國紹興市。同時,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過監測也發現,近期計算機用戶受到一些惡意電子郵件的威脅,其附件是病毒或是惡意后門程序。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了擔憂,認為賽門鐵克報告勢必帶來持續性影響,國外服務器以此刻意攔截IP地址來自中國的郵件,將使國內外貿企業的業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垃圾郵件成罪魁禍首
“惡意電子郵件攻擊長期困擾國內企業與個人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對其造成了嚴重的信息安全威脅和經濟損失。而主動攻擊同樣有損我國長期倡導的打造和諧網絡環境的既定方針。”行業相關人士表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一項調查顯示,2009年,曾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的網民高達52%,而處理這類事件所支出的服務費用達到153億元人民幣。而國外另一項統計數據則更為觸目驚心。數據顯示,全球惡意程序已超過1600萬個,而且每4秒鐘就產生一個新病毒。該類病毒以電子郵件為主要傳播途徑,它們掩藏在全球每年62萬億封垃圾郵件之中。
“由于病毒郵件尚未引起使用者足夠重視,加之目前用戶的信息安全意識普遍薄弱,使得企業網絡頻繁遭受惡意攻擊。”某企業IT主管表示。尤其對于那些經常使用電子郵件對外進行業務溝通的企事業單位及商務個人用戶來說,無疑產生巨大的信息安全隱患。
技術攻堅與國際合作初顯鋒芒
“惡意郵件對用戶的影響顯而易見,直接表現為個人銀行卡信息或企業保密數據被盜而蒙受損失。企業和個人用戶應及時對系統進行安全掃描,升級系統補丁,不要隨便登錄不明網站,不要輕易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及其附件。”國內反垃圾郵件技術領域專家263網絡通信技術總監李宏宇表示,目前,垃圾郵件已經在國際間形成黑色產業鏈,需要各國、企業乃至個人共同努力,聯手進行綜合治理。
談及我國在反垃圾郵件領域的作為時,李宏宇先生介紹說,國家高度重視垃圾郵件治理工作,曾把反垃圾郵件項目專門設為“多特征智能反垃圾郵件系統和標準研究與實現”科研課題,納入國家“863”計劃。263網絡通信之前便承擔起了該課題的研發任務。
據了解,263為此項目投入研發資金數百萬元,并最終攻堅成功《一種設置多層反垃圾網關框架的方法》的科研成果,并通過國家A級驗證、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該技術成果在263企業郵箱應用過程中,成功開發出TAP智能反垃圾郵件網關,將垃圾郵件的阻擋率提升至99%,誤判率控制在萬分之一,為我國應對垃圾郵件威脅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此外,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263主要與一些國家相關組織和機構以及跨國IT企業加強聯系。近期便應邀參加中國互聯網協會和美國東西方研究所共同建立的中美互聯網對話機制。未來,中美雙方專家將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會晤的形式,就反垃圾郵件、黑客攻擊等多個專題展開溝通與研討,以增進雙方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相互信任與合作。
作為該機制中方專家組成員之一,李宏宇先生表示,中國在反垃圾郵件技術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美互聯網對話機制將在國際網絡安全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終受惠的乃是全球用戶。
多點部署緩解海外“郵”路
對于有關人士提到賽門鐵克報告對國內外貿企業的影響問題,李宏宇先生認為,國內外貿企業的確會因此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但是,海外郵件收發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國際間網絡擁塞、跳數過多導致的無法傳輸,國內郵箱被國外部分服務器拒收,以及國際間的網絡出口問題等,這些都是影響因素,并非企業自身能夠解決,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據了解,263早在2007年就把面向海外的郵件服務單獨作為“海外暢郵”產品提出來,在香港、美國德州達拉斯機房(世界聯通性最好的機房之一)等地部署了中轉收發服務器集群,可以讓國外用戶與國內用戶的郵件收發傳遞路徑采用不同的策略,同時可以根據網絡狀況做到實時調整,保證海外郵件收發暢通。
正如李宏宇先生所言,垃圾郵件問題需要綜合治理,長期努力。同時,其他一些專家也指出,雖然有國家權威部門的監測提醒以及專業廠商的技術保障,我國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正處于快速發展中的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信息化建設水平,使用專業服務商提供的服務,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信息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