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胡永生:民族高速存儲品牌的探路者
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引發了新一輪信息技術的革命,整個互聯網變成一臺無所不能的“超級計算機”,可以更好地處理龐大的計算與存儲任務,以滿足互聯網的海量數據增長需求。
什么樣的存儲才能滿足云時代的要求呢?斯坦德的“云橋”高速存儲應運而生。5年的研發歷程,5年的堅持不懈,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終于“撥云見日”。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永生帶領其團隊以自主研發的“云橋”高速存儲產品邁入了世界存儲之林。
當傳統的IT服務能力都以按需服務的形式提供計算和存儲的時候,“云橋”高速存儲產品作為一款民族品牌,可以根據企業自身需求調整使用模式,并可大幅降低成本,使得中小企業用戶也能具備與大公司同臺競技的能力,從而引發了消費模式的革命式轉變。
“云橋”高速存儲產品助力中小企業
“云橋”高速存儲產品的誕生將使廣大的中小企業受益,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其信息化水平,而且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儲空間、更強的計算能力以及更低的成本。
在“云橋”高速存儲產品技術和設計定型專家評審及推廣應用研討會上,倪光南院士這樣評價:“斯坦德‘云橋’高速存儲產品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此同時,“云橋”高速存儲品牌通過中國泰爾實驗室產品的檢測和性能鑒定。
這些成果的取得凝聚著胡永生及其團隊的不懈堅持和努力。2013年,“云橋”高速存儲產品開始進行企業定點測試,直接參與到企業的數據存儲平臺相關項目建設中,并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舉奠定了其國內存儲領域的領先地位,真正邁出了民族高速存儲品牌的***步。
在2013年舉行的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博覽會(簡稱軟博會)上,南京市副市長羅群曾高度評價“云橋”高速存儲產品為智慧城市存儲平臺的建設做出的重要貢獻,同時也肯定了“云橋”高速存儲產品的技術成果。
胡永生要做真正的“綠色云平臺”建設者
時至今日,云計算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像水電煤一樣影響著百姓的生活。有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5年中,中國大約有1500家互聯網基礎服務商、約260萬臺IDC機房服務器服務于中國互聯網;全球IT業碳排放量已經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同時數據中心的電費也在以每年3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減少能源的消耗是每個IT企業應履行的義務和責任。
胡永生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曾在多個場合呼吁減少能源消耗,并積極倡導建立綠色行業。在“云橋”高速存儲產品研發之初,“綠色、節能、環保”的設計原則就從來沒有動搖過。“云橋”高速存儲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從技術參數上看,其CPU的資源消耗只有3%-5%,網卡功耗是以太網的50%、光纖通道HBA卡的30%,能耗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1/2甚至1/3,存儲成本也降低了50%。資源消耗的減少并不意味著性能上的妥協。“云橋”高速存儲產品一直保持著其高性能的優勢,吞吐能力達到3GB/s以上,在同等應用環境中,其性能比同類產品提高3-4倍,既做到了綠色、節能,又保持了環境的凈化。胡永生將做真正“綠色云平臺建設者”作為奮斗的目標。
“云橋”品牌肩負民族使命
“夢想既定,行而彌堅”,這是胡永生的思維與行動慣性。經過17年櫛風沐雨,斯坦德公司的業務由通信外包轉型為存儲品牌的自主研發,時至今日已成為技術領先并在國內市場上獨樹一幟的高速存儲設備生產企業,還獲得江蘇省高新科技成果轉化認證。胡永生所率領的公司團隊成功研制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云橋”高速存儲系列產品。目前,公司現已申請國家專利16項、10項軟件著作權,同時還參與了國際、國內8項云計算標準的制定。胡永生帶領的技術團隊已經成為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云計算應用與服務平臺(南京)的建設者之一,并擁有國際高性能計算委員會亞太地區唯一認證實驗室和江蘇省南京市物聯網行業應用云計算平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成功的過程很苦、很累,但只要心懷夢想,不論前路有多少障礙,堅持朝著目標前進,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是胡永生的人生感悟。以振興民族品牌為己任,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在云時代崛起,努力踐行“中國夢”,推動存儲產業的發展,這才是胡永生的***夢想。